鑄件熱處理及冷加工尖角對熱處理影響
發布時間:2014-01-17 15:27
生產零件或者毛坯是鑄造的一種重要方法。鑄件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較低的生產陳本,較低的設備投資費用,缺點是結晶組織粗大,不均勻,力學性能低于鍛件。鑄造缺陷對后續熱處理質量存在很大的影響,常見的缺陷類型有粘砂、麻點等外觀缺陷,縮裂、熱裂、冷裂等鑄造裂紋,夾渣、冷隔、偏析、疏松、縮孔、氣孔、夾雜物等組織不良,鑄鋼件出現的魏氏組織等。
組織缺陷分為可改善的缺陷和不能改善的缺陷,這是在熱處理過程中常見的2種缺陷組織。
去除應力退火是鑄鐵件的熱處理淬火的目的,即人工時效,550-600℃的溫度,2-4小時的保溫時間后爐冷;對于不著急的鑄件可放在露天幾個月或幾年,這就是所謂的自然時效;采用正火或者完全退火的方法消除鑄鋼件熱處理缺陷;采用900-950℃的高溫退火,并保溫2-5小時后爐冷進行白口鑄鐵件缺陷的消除。
冷卻速度的差異會造成各個地方的淬透深度不同。大于180°的鈍角和小于90°銳角是冷加工尖角常見的2種角,這些部位在熱處理加熱或冷卻時的速度和平面、圓面的加熱、冷卻速度相差較大,在相同淬火冷卻條件下,工件不同部位冷卻速度不同,假設把工件平面冷卻速度相對值作為1,那么兩面角處就是3,三面角處的冷卻速度則為7,而在凹面的轉角處是1/3。
防止淬裂的淬火方法中有繼續淬火法,即它是在淬火冷卻過程中,在剛冷到逼近Ms點時取出進行緩冷的方法。試驗結果說明,淬火到230℃左右取出進行緩冷,是適宜的斷續淬火操作,其淬火裂紋發生率可達零。但如果淬火到40℃左右才取出緩冷,則起不到斷續淬火的效果,淬火裂紋的發生率為28%。含碳量為0.45%的鋼件進行水冷一取出一油冷雙液淬火處理時,改變各種水冷時間,處理后的斷面硬度和組織變化與淬火裂紋的關系不同。
本文參考《熱處理工藝問答》一書。
常見問題

相關鏈接
亚洲午夜天堂在线A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