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調質鋼熱處理回火工藝
發布時間:2014-02-18 16:20
回火溫度
回火溫度根據硬度要求來確定,一般在500~650℃選擇,獲得回火索氏體組織,這種組織的強度和韌性適中。常用的調質鋼的硬度要求與回火溫度存在區別。
合金鋼零件的硬度要求和碳鋼相同時,其回火溫度要高于碳鋼的回火溫度。確定回火溫度時應該考慮工件的三要素:材料牌號、尺寸、質量以及工件的裝爐量和回火爐型。
回火時間
回火應該在有強制空氣循環裝置的電爐中回火,一般取加熱保溫系數1.5~2.Omin/mm,中小型工件取上限,大件的保溫系數取下限。
回火后冷卻
有高溫回火脆性的工件,中小件應該采用油冷或水冷,然后在不引起回火脆性的溫度(<450℃)下再進行補充回火,以消除殘余應力。對于大件圓火之后應該采用緩冷到600~400℃后出爐空冷,不要采用水冷或油冷方式。大件防止回火脆性的方法是在選擇材料時考慮,選擇含有鎢、鉬合金元素的鋼種。碳鋼和含有鎢、鉬合金元素工件回火之后可以空冷。
補充回火
對于回火之后校直的工件,校直之后必須進行一次500~550℃保溫2~4h的補充回火,以消除應力。
調質鋼屬于低或中等淬透性鋼種,在選擇材料和充分淬火時,需要評價材料的選擇是否合理和正確。評價的依據就是鋼種的淬透性。把決定鋼的淬火難易程度即決定淬火層深度和硬度分布的鋼的特性稱作鋼的淬透性。一般采用比較淬硬層深度大小的方法評價鋼的淬透性。采用端淬試驗最為方便。所以對于調質鋼都需要做端淬試驗,或者使用端淬試驗資料來選擇材料制定熱處理工藝和預測熱處理質量。
調質鋼原材料一般由珠光體和鐵索體組織組成。經過鍛造加工之后,珠光體和鐵素體呈帶狀或層狀分布,形成帶狀組織,這種組織是由于枝晶偏析或夾雜物在鍛造時被拉長所致。帶狀組織采用正火處理來消除。對于雜質含量高引起的帶狀組織難以糾正或消除。有時需要采用高溫擴散退火十止火來消除。
本文參考《熱處理工藝問答》一書。
常見問題

相關鏈接
亚洲午夜天堂在线A毛片